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 “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接入率大幅提高。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到 100%,超过 3/4 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 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推进教育数字化有什么意义呢?
推动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一直存在。教育数字化的出现,为打破这一困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数字化技术,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名校的课程视频、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件等,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迅速传播到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例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了海量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的优质资源,无论是身处城市的学生,还是偏远山区的孩子,只要有网络接入,都能平等地获取这些资源,共享优质教育的红利。
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数字化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和方法,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一方面,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不仅有传统的文字、图片,还包括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以及互动性强的在线课程等,能够以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教学能够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数字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数字化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探索知识,与教师、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包含大量的前沿科技知识和跨学科内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教育数字化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数字化学习平台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无论是在职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职业技能提升,还是老年人学习新知识丰富生活,数字化学习平台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数字化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让数字教育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