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 智慧航道建设助力航运效能提升
        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0

        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智慧航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9950公里。江苏、浙江等地实现了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智慧航道建设初步实现了“一图联江海”“一键过船闸”等新的突破。
 
  电子航道图是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等技术,将航道各类信息制作成标准化的数字地图,不仅可实时显示航标、水深等航道要素,还能提示临过河建筑物信息。
 
  在现代航运领域,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着行业的深刻变革。全国电子航道图作为智慧航运的核心要素,正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重塑内河航运的格局。它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将航道各要素信息进行标准化、数字化处理,生成直观、精准且实时更新的专题地图,为内河航运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长江作为我国内河航运的主动脉,其电子航道图的建设意义重大。2006 年,长江干线数字航道系统研发正式启动,这一项目拉开了长江电子航道图建设的序幕。历经多年艰苦攻关,长江航道局成功突破电子航道图数据采集、生产、发布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在数据采集方面,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船舶探测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对航道地形、水深、航标位置等要素的高精度获取;在生产环节,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处理流程与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电子航道图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发布上,搭建了多渠道的信息传播平台,包括船载终端、手机 APP、互联网网站等,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航道信息。到目前,长江电子航道图已覆盖长江干线 2688 公里航道,成为国内首个高精度、标准化的内河数字航道 “一张图”,并融入水情、航道尺度、航标动态等丰富信息,为船舶航行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其建设成果与经验为全国电子航道图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长江电子航道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建设全面加速。2023 年 4 月 26 日,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服务联盟在南京成立,这是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联盟以 “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为原则,首批 12 家成员单位涵盖长江干支流、京杭运河等水系航道相关部门与机构。成立以来,联盟积极推动电子航道图在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的覆盖与联通。一方面,不断拓展长江电子航道图在金沙江、汉江、赣江、信江等长江支流高等级航道的延伸,已联通 1852 公里;另一方面,与京杭运河济宁段、苏北段航道实现对接,联通里程达 650 公里,初步构建了涉长江水系 “干支联通” 电子航道 “一张图”。同时,越来越多的省份与地区加入到电子航道图建设中来,浙江建成全省 1660 公里骨干航道电子航道图,江苏打造了覆盖京杭运河江苏段和省内主要干线航道 2500 公里电子航道图等,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如今已超过 9950 公里,“四纵四横两网” 高等级航道网 “一张图、一张网、一标准、一体系” 初具规模。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各方的持续努力,全国电子航道图必将在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引领内河航运驶向更加智慧、高效、绿色的未来。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