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带动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头雁”,在时代浪潮中彰显出强大的变革力、影响力与想象力。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并赴上海实地调研“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凸显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战略性与紧迫性。
从高性能芯片研发到智算集群建设,从数据采集到模型训练,从算法优化到产权保护,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瞩目: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DeepSeek推出训练成本更低的推理模型,带动新一轮应用落地热潮;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小巨人”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开跑,更是展现了人机互动的全新图景。
国产软硬件突破让“腰杆更硬”
在这轮人工智能浪潮中,智算差距最为直观,特别是高端智算芯片饱受制裁打压,近期英伟达H20GPU被美国列入限制出口名单就是例证。
禁令频频加码,源于我国迎难而上取得包括DeepSeek、通义千问、昇腾芯片等在内的人工智能软硬件突破,直接撼动了美国试图对华发起的人工智能“铁幕”和算力“军备竞赛”。
4月26日,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在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韶关)算力集群正式发布并商用上线,标志着新一代智能算力注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
华为公司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介绍,该超节点采用全新一代昇腾AI基础软硬件。相比昇腾910B,NPU间高速互联带宽提升14倍,模型切分并行域提升48倍,训练场景效率提升2.7倍,推理场景单卡吞吐提升20倍以上(叠加大规模专家并行和PD分离技术)。全新一代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商用推广,将进一步打破智算高端芯片的“枷锁”,为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提供更大规模、更高效能、自主可控的智算支撑。
通过技术创新、模型开源等一系列举措,我国大模型正逐步扭转国际上长期由西方主导的AI生态格局。诸多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开源社区的重要贡献者,并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行业中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由深度求索公司推出的DeepSeek-V3和DeepSeek-R1,挑战了OpenAI闭源模型的霸主地位。“开源周”活动、发布Prover-V2模型等一系列后续动作,进一步在全球掀起一轮中国开源AI热潮,也让业界对未来的DeepSeek-R2更具期待。
此外,阿里巴巴推出并开源的新一代大语言模型Qwen3,训练数据集规模约36万亿个token,优化了编码、Agent等多项能力,支持119种语言和方言,更好地支撑全球化应用和中国AI出海。
在近日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场上,搭载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旗下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借助深度摄像头、多模态传感器和大模型技术,“软硬结合”实现感知、决策与交互能力,展现了开源技术在软硬件协同上的强大能力。
应用加速更需绷紧“安全弦”
当前,各大科技企业纷纷加大AI投入。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字节跳动、腾讯等也聚焦AI产品创新与模型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加速落地。然而,应用加速的同时,风险挑战不容忽视。AI换脸、深度伪造被用于诈骗;大模型信息真伪难辨,不少人把AI大模型的“幻觉”当作“真相”,虚假信息传播破坏网络生态;部分车企过度宣传“智驾”,部分驾驶员完全依赖“智驾”,最终酿成悲剧……面向未来AI广泛应用的智能社会,更需绷紧“安全弦”“有序弦”。
为此,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筑牢风险“防波堤”。近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传播平台纳入监管范畴,要求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实现从生成到传播的全链条治理。针对辅助驾驶问题,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要求车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对部分车企过度宣传智能驾驶的行为“踩刹车”,提醒消费者正确认识智能驾驶,降低安全隐患。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且更具挑战。发展安全、可靠、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合力让“头雁”飞向新高,也将带领“群雁”实现实数融合、人机互动的美好愿景。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