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指出,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学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乱,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深入挖掘党史这座巨大的“精神富矿”,汲取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固根涵源、揽镜自照、鉴往知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牢记来时路、走稳脚下路、奋进未来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知史爱党,头脑清醒“不迷糊”。回顾建党100年,从嘉兴南湖红船起航到掌舵巍巍巨轮劈波斩浪,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风险挑战中一次次创造奇迹,关键就在于重大历史关头保持清醒认识、作出正确抉择。党的历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领导人民改天换地,再到领航中国翻天覆地,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准确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力量,旗帜鲜明批判“戏说”“恶搞”“丑化”等历史虚无主义行为,面对错误言论勇于亮剑、敢于斗争,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根基永固、优势永存、先进永葆、血脉永续。历经沧桑初心不改,饱经风霜本色依旧,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拧紧绝对忠诚的思想“总开关”,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面对大是大非不“左顾右盼”犯糊涂,迎击重要关头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切实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以史为镜,眼睛明亮“不蒙尘”。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面对抗日战争“亡国论”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必胜的“持久战”战略方针,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质疑给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自信回答,面对“姓资”“姓社”的纠结“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枷锁,一次又一次的预言成真并非巧合,归根结底源于出色的政治判断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政治大判断和政治大决策。“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重温党史中淬炼“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政治慧眼,感受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蕴藏的政治判断方法,汲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成功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政治智慧,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从细枝末节中察觉根本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在风云激荡中看清大势、掌控优势、把握走势,见微知著、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透过现象抓本质,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决克服嗅不出问题、分不清对错、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向史而行,立场坚定“不动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廖俊波、黄文秀等一大批英模人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追求“无我”,在无私奉献中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交上一份群众满意的合格答卷。“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从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到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到意气风发的崭新时代,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始终是党带领人民乘风破浪的压舱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锤炼过硬政治定力作为终身必修课,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排非分之念,不因胜利而骄傲、成就而懈怠、困难而退缩,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祛病强体”,炼就拒腐防变的“金刚不坏之身”,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点燃激情放飞梦想。